食之有道 ——探访欧洲芬兰的可持续乳制品与猪肉产业

2025-02-25 15:06:08 来源:《中国星空体育》杂志2025年2月刊  

  北纬60度与70度之间,北欧的最东部,是奇幻极光与蓝白雪域交织之地——芬兰。新年伊始,本刊记者受芬兰食品信息协会(Ruokatieto Yhdistys)邀请以及欧盟项目“源自芬兰的可持续乳制品与猪肉”的支持,来到这个美丽的“千湖之国”,作为中国媒体团成员,探访来自欧洲芬兰的乳制品与猪肉及其相关产业。

欧洲芬兰乳制品:
延续传统的可持续创新能力

  据芬兰食品信息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吴梓瑄介绍,1960年,芬兰食品信息协会在赫尔辛基成立,最初是为芬兰农户提供农业信息,从1993年开始,食品工业和贸易组织也被允许成为会员。该协会旨在促进芬兰的食品生产和饮食文化,并在欧盟乃至全球范围内推动农业、农产品和食品相关领域的交流和推广。

  我们率先来到一家百年乳品企业。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,来自欧洲芬兰的乳制品保持着与传统的家庭农场合作,为牛只营造健康优质的生长环境,且在养殖过程中,喂食饲料不得有抗生素和激素成分,只有牛只生病“被证明需要用抗生素治疗时才会使用,以防止耐抗生素菌株的增殖”,并规定“如果一头奶牛接受抗生素治疗时,会将其隔离进入一段‘等待期’,它的牛奶在此期间不能用作食品 ;‘等待期’结束后,通过检测抗生素残留物来确保牛奶的纯度 ;最后在牛奶投入生产前,还要进行至少三次抗生素检测,以确保产品中不存在抗生素残留物”。

  另一方面,该企业创新能力强,拥有丰富的乳制品产品线,除了常见的牛奶、酸奶、稀奶油、奶酪、奶粉等,还有冰激凌、果汁、婴儿辅食、乳清粉、零乳糖牛奶、能量小吃等。企业同时设有研发中心,多年来持续开发创新产品,如各种特制盐,有种盐可延长黄油保质期 ;芬兰冬季寒冷,没有新鲜草料,为了更好地保存干草,他们还开发了一款加入草料中的盐,以保证牛只在冬天也能吃到养分高的饲料。植物基饮品也是该企业的研发重点,芬兰盛产燕麦,其燕麦奶饮品引领潮流;此外,该企业还涉足豆奶和杏仁奶的研发创新。

  中国是欧洲芬兰乳制品的重要市场,该企业负责人表示,2024年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有机乳品销量上涨,对高品质乳品的需求是今后的消费趋势。从赫尔辛基一路驶向西北,芬兰西部地区聚居着很多养殖农户,我们的目的地就是一家奶牛农场。据介绍,这是一个成立于1931年的农场,我们到访的新牛舍建于2013年,由女主人Liisa和丈夫Juha共同经营,现有挤奶奶牛180头,还有二三十头奶牛在“产假”期间,奶牛品种有艾尔夏奶牛、泽西奶牛、西门塔尔牛和北芬兰本地牛等。农场的观察区布置可爱,墙面上是一幅幅奶牛图画,从一侧的多个窗户可看到不同区域奶牛的状况。

  如今大多数芬兰家庭农场虽仍是家族传承,但在奶牛饲养方式上则是现代科技加身。在Liisa 的指引下,我们穿戴起隔离服、头套和鞋套后,进入牛舍,近距离观看机器人挤奶的过程。Liisa说,现在智能机器已取代了过去的人工挤奶,牛舍配备了4台挤奶机器人,每头奶牛会佩戴一个智能项圈,用以识别奶牛是否可进入挤奶机 ;当奶牛走到挤奶机闸口,时间及奶量达到标准的奶牛才能进入挤奶流程 ;有四个挤奶管自动吸附在奶牛上抽挤出牛奶 ;吸取牛乳的同时,奶牛可享用前方食槽里的一种富含高蛋白的“零食”。这种“零食”对于奶牛的诱惑堪比糖果之于孩童,他们发现农场里有一头奶牛为了吃“零食”,最高纪录一天内去这台机器 189次,但每头牛每天只被允许进去3次进行挤奶。

  此外,喂食饲料由一人驾驶饲料车即可完成,且可自动控制草料投放量 ;牛舍里有扫地机器人清理粪便,保持牛舍清洁。牛舍外的一大片地都属于这个农场。这个占地450公顷的农田,种植有不同品种的牧草和谷物,用作奶牛饲料 ;夏天还可作为牧场,奶牛在这片土地上自由采食。冬季,农场会根据分析结果调整饲料配方。如青贮饲料中可加入混合谷物、矿物质、油菜籽饼(油菜籽油生产的副产品)、干草、纤维和糖分来源(糖用甜菜的副产品)等。农户们还会将奶牛粪收集起来,作为农场种植谷物以及滋养草场的天然肥料,形成可持续的生态链。北欧猪肉:纯净的自然环境和高标准的饲养方式芬兰西部城市塞伊奈约基(Sein joki)一家知名肉企总部是此行的第三站。进入厂区,道路一侧可见大片的光伏板。该企业负责人沿途向我们介绍厂区的各功能区。据了解,他们一直在增加太阳能、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,并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,同时在食品加工链条中降低原材料浪费量,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。

  该企业主要生产猪肉、牛肉、鸡肉及其加工制品,其中一款传统血肠颇具特色,是用猪血加猪肉、牛肉糜制作而成,当地吃法是蘸越橘酱,别具风味。芬兰超过70% 的国土面积都被森林覆盖,湖泊与河流遍布。这里夏季短暂但阳光充沛,冬季漫长而寒冷,夜长昼短,令农场得以休养生息,减少了病虫害,加之欧盟对于食品加工高标准要求,极大地降低了农药和抗生素的使用量。”这位企业负责人表示,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造就了芬兰物产的别样风味。

  欧洲芬兰猪肉从饲养的农场到消费者餐桌,整个过程有封闭的体系可溯源。该企业与家庭农场合作并签署合同,只采购这些农场的猪肉,还会定期到访农场,关注动物福利,如查看猪舍环境、饲料和猪的健康状况。

  此外,还会定期组织养殖户们参加一些培训和网络研讨会,确保他们了解行业的最新信息。参观完工厂后,我们跟随企业负责人来到他们合作的农场猪舍。按照规定,我们在进门前脱掉了鞋子,站在整洁温暖的观察区里,从右侧全封闭的窗户望去,猪舍的情况一览无余,正在吃喝玩耍的粉白色猪已有五个多月,据说还有两周左右,体重达到120公斤就可以出栏了。

  农场主Pentti热情地给我们准备了女儿做的胡萝卜蛋糕和咖啡,并聊起他与农场的故事。Pentti的父辈曾以养殖奶牛为业,而他的梦想则是经营猪场,于是自2002年开始,他就与妻子、儿子共同运营这家农场,现在这里约有1500头猪。据Pentti介绍,芬兰猪在饲养过程中不做断尾,因为有充足的活动空间,农场还会提供球、旧报纸、锯末等玩具,小猪不会因产生烦躁情绪而咬彼此的尾巴。他们每天给猪喂食5次,采用全程无激素、无抗养殖、无转基因饲料的喂养方式。

  欧洲芬兰猪肉来自传统家庭农场,北欧得天独厚的纯净环境增强了食物的天然风味,在此基础上,他们还利用前沿技术和养殖方式不断提升猪肉品质。据肉企负责人介绍,农户喂食猪的饲料基于肉企及农户自产谷物、液体大麦蛋白以及自有饲料厂生产的膳食补充剂,农户可根据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调配饲料。

  猪舍旁边有一大片空地,Pentti说那是他的田地,调配饲料的大麦就产自这里。农场旁边还有一家酒厂,酿酒的副产品及酒糟等可直接供应给农场调配饲料。这些都是他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成果体现。

(文、图 / 褚宏辚 责任编辑 / 石叶馨)
 


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 
本文节选2025年2期《中国星空体育》杂志












版权声明:凡注明“中国星空体育杂志”来源的作品(包括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),未经《中国星空体育》杂志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;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《中国星空体育》杂志”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均属侵权,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在此发表的文章,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的立场。


相关阅读